目前分類:精選台灣土豆人 (2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王昀/撰稿

山路是這麼的蜿蜒,小提琴家黃聖彥每周三固定開車前往南投奧萬大山區親愛部落,只因為他對小朋友有個許諾,要教會他們拉琴與製琴,他的發願在傳開後,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家林昭亮也特地前往教琴。在去年的一場重大車禍後,加上當初所教導的小朋友畢業,他暫時卸下承諾,但是忙碌依舊不停。

在南投縣鹿谷鄉「小半天」的山中,這位築夢的小提琴家在今年開設了一處以他為名的「黃聖彥小提琴手創館」。在蟬鳴喧天的七月天,依然有前來竹林村學製琴的團體班前來上課,他們要用楓木來製作屬於「人生的第一把琴」,而且是可以傳家的琴。

黃聖彥自幼就學小提琴,擁有日本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大學院碩士文憑,是東京交響樂團首席磯恆男的門下生。當時父親拿出退休金買了一把200萬元的琴供他演奏,他心想:「買琴拉琴不難,難的是壞了找誰修?」 果然有天這把琴的背板裂開,碰巧大陸小提琴製作大師申飛受邀到日本,於是他找上門求救。

琴修好後,過去的煩惱突然躍上黃聖彥心頭,於是回頭踏入門內說:「請老師教我做小提琴!」就這樣栽進製琴的工藝世界中,第一把琴足足做了2年才完成。接著又三度赴義大利北部克里蒙纳市 ( Cremona,小提琴故鄉,十七、八世紀時,阿瑪蒂、史特拉迪瓦里和瓜納利三個家族,將小提琴的製造藝術推向了頂峰。 ) 接受莫拉系教授客席指導,獲莫拉系教授頒與指導學習証明。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.圖/王以瑾


▲左起:白雲阿伯、詹紅毛阿伯、吳欽福阿伯。(圖/
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提供)

160年的老木炭窯,要修,不是隨便找個人就能修的,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特別請出3位80歲老爺爺;削山棕葉軸、去掉黃藤外皮滿滿的刺,還上山砍竹子、找建材,老人家矯健地在窯厝爬上爬下固定各個組件,一群年青人只能幫忙當搬運工、做做雜事。

這座老木炭窯位於陽明山,行政區屬北投泉源里;早年木炭為家戶必備的民生必須品,需求量很大,北投區大屯、泉源、湖山、湖田4個里,推測約有50座木炭窯,因為絕大多數崩毀,沒有深入研究無法掌握其確實數字,其中,泉源里有北投文化基金會邀請學者協助,並訪談耆老,確定有20座木炭窯。

現在已是國家公園的陽明山,區內一草一木都不能攀折破壞,否則可是要吃上罰單的,這裡早年有幾十座木炭窯,一天到晚冒著黑煙白煙的畫面,實在很難想像。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林蕙娟


▲鼻子很大的趙大鼻,看起來就是開朗的健康男孩。(
圖/取自趙祺翔的臉書)

「用樂觀增強免疫力!用幽默笑死癌細胞!」,2006年,25歲的趙大鼻戰勝病魔,出了一本《大鼻的抗癌日記》,以圖文創作「化悲憤為搞笑」,非常激勵人心;那一年,趙大鼻成了媒體寵兒,在各大廣電節目和報紙上亮相,頻頻受邀演講和參與公益活動,此外,他在出院後也開設了「趙大鼻的抗癌繪圖日誌」部落格,除了分享生活,也是公益平台。時光荏苒,他的部落格停在2009年10月2日,這個陽光般溫暖人心的大男孩到哪兒去了?

7月底,「趙大鼻的本尊」、西裝畢挺的趙祺翔神采奕奕地朝我走來,8月就滿30歲的他,已變得成熟穩健,不過,好認的鼻型還是一樣大,整張臉依然像極港星馮德倫。我們相約的地方是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,時間訂在他結束一場工作會議、看半年一度的檢驗報告之間。

這天的前一周,他才抽過血、照了超音波和核磁共振,更割除背上一大顆粉瘤。問他待會兒要看檢驗報告緊不緊張?他笑著冒出一句:「我到現在還半信半疑,覺得搞不好是醫生騙我,我根本沒得過癌症ㄟ。」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鄭嘉蕙



90歲,在街頭擺攤賣茶葉蛋的老兵魏老爹,最近喜上眉梢!開心地宣布:要回家鄉娶老婆了!民國百年8月中旬,魏老爹要帶著台北認識的同鄉婦人回到南昌把手續辦一辦,完成他大半生「結婚」的夢想。民國11年出生江西南昌的魏朝元,38年隨胡璉將軍撤退來台。歷經了金門保衛戰、古寧頭大捷、八二三砲戰,直到民國59年退役、落腳台北。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姚南宏

林木材(本名林琮昱)在2005年擔任紀錄片《無米樂》的台南場院線統籌,並於同年拿下首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賽個人組首獎。6年之間,他的部落格「電影‧人生‧夢」從無名小站遷徙至blogspot,身分也從紀錄片評論者跨足到策展人。紀錄片豐富了林木材的人生,也讓他找到自己的「新天堂樂園」。
「我只是把一些很鳥、很爛的事情放到部落格,除了希望大家提出意見分享,或許別人也可以將此當成一個經驗。」林木材當年將宣傳《無米樂》所碰到的問題放上部落格,一個體制內的工作人員,用文字衝撞所屬體制,也引起不少網友關注與討論。

《無米樂》後來創下票房佳績,兩位導演顏蘭權和莊益增的堅持功不可沒,而崑濱伯夫婦、煌明伯與文林伯的「生命智慧」魅力也是一大主因。而林木材在部落格和網友分享推片過程,則是意外達到「網路口碑行銷」的效果。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轉載自 NOWnews.com 今日新聞網/王以瑾 (2011.7.28)
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1/07/28/153-2727549.htm


▲張雅玲設置的「良心商店」。(圖/王以瑾攝影)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轉載自 CubeMedia 酷新聞/王以瑾 (2011.7.12)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note.php?note_id=233544523333098


▲响仁和的門市。(圖/王以瑾攝影)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轉載自 CubeMedia 酷新聞/林蕙娟 (2011.7.11)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note.php?note_id=233538320000385

眷村裡長大的孩子自嘲,兒時隔壁家罵小孩,自己也怕;眷村戶與戶間,隔著薄薄的牆,棟與棟間,隔著窄窄的巷,這種由環境造成的緊密感,也形成心理上的親密感,傍晚時分,總能嗅出右邊山東王大叔在包餃子,左鄰四川張大媽拌著麻辣麵、後頭雲南李家妹子在調辣醬……一個村子是大江南北的縮影,彼此用食物分享著鄉愁,不同省份的特色美食,豐富了台灣的飲食文化,即使眷村因改建凋零,但隱身都會巷弄裡的「眷村菜」,自有懂吃的饕客口耳相傳。
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轉載自 CubeMedia 酷新聞/張歷秋 (2011.7.11)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note.php?note_id=234392606581623 

這是個典型的颱風夜,山區路斷了、電停了,記者穿著遮不了雨的雨衣,和居民一樣,等著另一端的路搶通。能用肉眼看見的是,路通的那一刻感動──居民揹著阿嬤趕下山看病,青年急著採購食物回部落;四面八方充滿著道謝聲:「謝謝你,我們有電了」、「謝謝你,我們有水了」,但在忙亂中,當記者跟著往下一個坍方或斷路時,才猛地想起,修公路的這群人,早已經在那兒了。


roc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